第(3/3)页 皇帝立即让淳于棼率领全国精兵,与敌军决一雌雄。 淳于棼接到圣旨,立即披挂上马,率兵出征。 可惜,他虽能诗善文,对于布阵打仗却一窍不通。 大军来到阵前,刚与敌军接触,便被打得溃不成军。 统率三军的淳于棼差点就成了战俘。 逃回京城的淳于棼把情况报告给皇帝,皇帝龙颜大怒,立即传旨将淳于棼削职为民。 淳于棼大喊冤枉,大惊而起,但见月挂枝头、树影摇摇。 原来,所谓南柯郡不过是槐树下的一个蚂蚁洞而已。 这时,淳于棼觉得很沮丧,忽而又若有所悟地自言自语说:“幸而是南柯一梦,不然,太令人不愉快啦!” 李密是怎样自立门户的? 山东王薄领导的长白山起义爆发后,各地起义风起云涌,山东各地守军屡战屡败,只有张须陀例外。 张须陀部在与起义军的战斗中几乎百战百胜,公元613年一年之中,起义军王薄、郭方预、郝孝德、孙宣雅等部先后被他消灭。 虽然张须陀百战百胜,但起义军散而复聚、越杀越多,隋朝己无可救药,张须陀的命运也就只能是为隋朝殉葬。 翟让的瓦岗军也多次与张须陀部交手,不幸每战必败。 所以,军中产生了一些畏惧的情绪,而李密则坚决要求与张决战。 公元616年,瓦岗军与张须陀在荥阳大海寺决战,李密先率精兵千余人埋伏在大海寺北的树林里,翟让率本部与张须陀交战。 翟让自然不是对手,不一会儿就开始败退。 张须陀素来轻视翟让,见翟让败退,也没考虑是否是诱敌之计,就率部放心大胆地追击。 追到伏兵之处,李密率众突然杀出,翟让、李世勣、王伯当各部四面夹击,张须陀部没有防范,终于溃败。 张须陀本人非常勇猛,拼命杀出重围,但他爱惜自己的部下,见部下仍然被围,又忍不住回头去救,再冲出来后,又冲回去救其他人,就这样,张在重围中来往了4次之多,终于阵亡。 他所率领的将士官兵悲哭数天,黄河以南郡县士气低落。 大海寺一战的结果,使瓦岗军军威大振,声势到达鼎盛时期,同时也成就了李密的威名。 战后,翟让为李密另设一营,号蒲山公营,虽然仍然属于瓦岗军,但实质上已是允许李密自立门户了。 李密为何要杀翟让? 张须陀阵亡后,瓦岗寨威名大振。 但李密和翟让却丝毫没有懈怠,他们又组织了另一场影响更大的战役,攻打隋室的粮库洛口仓。 勇气百倍的瓦岗军锐不可当,很快就夺下了洛口仓。 洛口仓里贮存着无数的粮食,有的还是隋文帝时候积贮下来的。 翟让和李密下令开仓赈民,四里八乡的饥民,老老少少,都带着粮袋来分粮。 鬓发苍苍的老人,羸弱不堪的孩童们分到义军分发的救命粮,都异口同声称赞瓦岗寨义军,感激义军首领救民于水火的恩德。 翟让和李密立即成为天下义军众望所归的领袖。 可惜的是,推动了全国起义的瓦岗寨义军内部,却因为内讧失去了往日的威力。 翟让见李密能力比自己强,把领导权让给了李密,拥戴他成为魏王,但李密和他的亲信却妒忌翟让在义军中的威望,借故杀了翟让。 好端端的一支队伍从此四分五裂,没能完成彻底推翻隋朝、重新统一全国的大任。 杨广死在谁的手上? 在起义军的猛烈攻击下,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、众叛亲离,许多地方官纷纷起兵反隋。 被农民起义军吓破了胆的杨广躲在江都不敢回长安,天天心惊肉跳。 公元618年,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乘机在江都发动了兵变。 三月的一天,一个宫女跑来向杨广报信:“不好了,宇文化及造反了!马上就要杀进宫来了!” 杨广浑身发抖,急忙换了一身衣服,逃到西阁。 宇文化及杀进宫来,杨广看到哗变的士兵手里明晃晃的刀,哆里哆嗦地说:“我犯了什么罪?” 士兵说:“你发动战争,荒淫无度,还说没罪吗? 全国百姓都痛恨你这个昏君,人人都要杀了你!” 杨广怕挨刀,自己从身上解下一条绸带,士兵们用这条绸带把他绞死了。 杨广被杀以后,宇文化及自称大丞相,立秦王杨浩为皇帝。 这时候,隋朝已经名存实亡了。 李渊哪个儿子最有才能? 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是他众多儿子中最有才能、最有胆识的一个。 他眼见隋朝大势已去,便暗中结交有才识的人士,一同商议统一天下。 天下大乱之后,李世民乘机劝父亲起兵。 李渊依照世民及晋阳令刘文静的计谋,从太原起兵,自任大将军,集中了20多万大军攻打长安。 李渊攻下长安以后,为了争取民心,宣布约法12条,把隋朝的苛刻法令一概废除,并且暂时让杨广的孙子杨侑做个挂名的皇帝。 禁军将领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政变,勒死隋炀帝后,李渊立即把杨侑废掉,自己即位称帝,改国号为唐。 李渊和李世民经过几年征战,平定了其他起义军和割据势力,统一了全国。 少林寺十三棍僧为何助秦王? 少林寺位于嵩山西麓少室山阴,始建于公元495年。 寺西北50里有柏谷墅,周围地势险要,隋文帝时赐属少林寺。 唐初,王世充盘踞洛阳,霸占柏谷墅,筑轘州城,并派其侄王仁则领兵据险防守,与东都成犄角之势。 公元621年,秦王李世民攻打东都,少林寺僧惠玚、昙宗、志操等13人奋起响应,擒捉王仁则,投奔秦王,留有“十三棍僧助秦王”的佳话。 后来,李世民嘉其殊勋,累加厚赏,勒石纪功,又拜寺僧昙宗为大将军,少林寺自此威名远扬。 “登瀛州”的十八学士是哪十八人? 公元621年,秦王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军,唐高祖李渊为其开府置官属。 李世民以海内平定,于府内开文学馆,纳四方文学之士。 杜如晦、房玄龄、虞世南、褚亮、姚思廉、李玄道、蔡允恭、薛元敬、颜相时、苏勖、于志宁、苏世长、薛收、李守素、陆德明、孔颖达、盖文达、许敬宗皆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。 李世民又令大画家阎立本为众人画像,号十八学士。 诸学士并给珍膳,时人倾慕入选者,谓之“登瀛州”。 “玄武门之变”是怎么发生的? 公元626年的一天,李世民上朝控告李建成和李元吉,揭发他们在后宫胡作非为以及与张婕妤、尹德妃的暧昧关系。 李渊大吃一惊,说:“竟然有这样的事?” 李世民说:“不但如此,他们还几次想谋害我。 如果他们得逞,儿就永远见不到父皇了!” 说完哭了起来。 李渊说:“你讲的事情,关系重大,明天我要亲自过问!” 当天夜里,李世民调兵遣将。 第二天一早,李世民亲自率领长孙无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门附近。 张婕妤听到了风声,马上派人报告李建成。 李建成找李元吉商量。 李元吉说:“我们应该赶快把兵马布置好,称病不去上朝,观察一下动静再说。” 李建成说:“怕什么? 内有张、尹二妃照应,外有自家军队守卫玄武门,能把我们怎么样? 我们一起上朝去,看看情况再说。” 说完两人骑马进入玄武门。 守卫玄武门的将领叫常何,原来是李建成的心腹,但是已经被李世民收买过去了。 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临湖殿,发现情况异常,立即掉转马头,往回跑。 只听有人喊道:“太子、齐王,为什么不去上朝?” 李元吉回头一看,不是别人,正是对头李世民,他急忙取弓搭箭,一连向李世民发了三箭,都没射中。 李世民对准李建成回射一箭,只听“嗖”一声,李建成从马上摔下来,断了气。 李元吉急忙向西逃去,迎面碰上尉迟敬德,又掉转马头往回跑。 忽然一阵乱箭射来,李元吉趁势滚下马鞍,往附近的树林里钻,正巧遇见李世民。 仇人相见,分外眼红,李元吉骑到李世民的身上,夺下弓,动手去扼李世民的头颈。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,尉迟敬德骑马赶到。 李元吉放开李世民拔腿就跑,尉迟敬德一箭把他射死了。 三弟兄火并的时候,李渊正带着大臣、妃子在海池中乘船游玩。 忽然看见尉迟敬德匆匆赶来,就问:“你来这里干什么?” 尉迟敬德说:“太子、齐王叛乱。 秦王恐怕惊动陛下,特地派臣来护驾。” 李渊大吃一惊,忙问:“太子、齐王现在何处?” 尉迟敬德说:“已经被秦王杀死了。” 李渊十分难过,在尉迟敬德的胁迫下,派人传旨结束了这场政变。 三天后,李渊宣布秦王李世民为太子,国家大事一律由太子处理。 这年八月,李渊被迫让位,自称太上皇。 李世民当了皇帝,是为太宗,第二年改年号为贞观。 历史上把这次政变叫做“玄武门之变”。 “贞观之治”是指谁的统治? 公元626年,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,次年改年号为“贞观”,他就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。 李世民借鉴了隋灭亡的历史教训,制定了基本顺应当时历史发展要求的政治政策。 唐初经济凋敝,人民生活十分困苦,国家财政也严重拮据。 因此,李世民首先实行了轻徭薄赋、与民休息的政策,尽量避免和减少战争,以减少军费支出,此举有力地保障了农民安居垅亩,发展了农业生产。 亲疏并举、德才兼备的人才政策是李世民政治统治的重要保证和基础。 为了集思广益、纠偏补过,李世民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监察和谏官制度:谏官直接参与政事,五品以上的京官在中书内省轮流值夜,以便随时召见,询访外事,讨论政教得失,使朝廷上下形成了一种敬贤纳谏的政治风气。 科举制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恢复和完善。 在政治统治中,李世民特别重视伦理教化,将其作为巩固统治的精神支柱。 李世民以儒家思想为基础,在推行礼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法律的建设,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、法令,中国古代最完备的法典《唐律》就是他授意房玄龄、长孙无忌修订的。 通过一系列的政治、经济和军事政策的制定和推行,唐初政治空气开明而清廉,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,经济空前繁荣,社会安定。 人民获得了一个较为安定的政治环境,能够安心地从事劳动生产,从而创建了文化灿烂、国力鼎盛富强的景况,被后人誉为“贞观之治”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