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1章 潜艇的价值(上)-《红色警戒之民国》
第(2/3)页
12月21日,日军登陆部队为攻占马尼拉而在仁牙因湾登陆。当时,美潜艇因备品不足。没有一艘能够参加保卫仁牙因湾的战斗。日登陆部队在严密的警戒下,于仁牙因湾内巧妙地利用浅滩水域和暗礁等天然条件,阻止美潜艇对它进行袭扰。
只有s-38号潜艇大胆地突破其警戒线,击沉1艘即将进入锚地的运输船。“海豹”号潜艇对一艘开往登陆地域的小型货船进行了鱼雷攻击。
由于日军对马尼拉附近基地的威胁日益增大,盟国海军部队主动撤离。约翰威尔克斯海军上校指挥的亚洲舰队潜艇部队,首先撤至达尔文港,后来又转移到弗里曼特尔在澳大利亚西南海岸。只把“卡诺珀斯”号潜艇供应舰留在马尼拉湾。以保障潜艇继续作战。
这支潜艇部队除继续进行巡逻外,还须担任撤退任务和补给任务。这就是说,潜艇必须协助有关单位把平民百姓和重要军事人员转移到其他地方,从被围困的巴丹半岛和哥黎希律岛撤出某些财物,以及为逐渐减少的守备部队运送粮食、医药和弹药等补给品。
最先执行这项任务的是“海狼”号潜艇,它先送37吨弹药。后送25名陆海军飞行员、“卡诺珀斯”号潜艇供应舰上的一部分重要潜艇备品和16条鱼雷。
在爪哇海作战期间,潜艇虽未取得什么战果,但美军已着手建立潜艇巡逻区,并开始改进潜艇战术。
初期,潜艇通常在潜望深度实施昼间攻击。为了不被对方发现,只伸出潜望镜作短暂的观测。采用这种攻击方法时,只使用噪音测向器材而不使用回音水声器材。以免暴露自己的位置。
最初的潜望镜不能准确地测出目标距离,而声纳只能提供目标的方位。因此,潜艇艇长实施鱼雷攻击时往往忽视距离这个因素。不久,潜望镜上安装了测距装置。
潜艇艇长还知道,偶然用一下声纳测定距离,还不至于暴露自己的位置。能够准确测定目标的距离后,美国潜艇就可以实施较有把握的鱼雷攻击了。
这时,德国潜艇已经开始采用夜间水上攻击的战术。但是,美国海军仍把潜望镜深度的昼间攻击作为潜艇的基本战术。为使空中侦察难以发现,美国潜艇的艇壳上涂黑色迷彩,这对夜间在水面活动的潜艇起不到多少伪装作用。
加之没有夜间使用的性能良好的潜望镜,天黑后,潜艇就难以在潜望深度实施攻击。后来的经验证明,艇体的两舷涂上灰色的亮漆。对夜间行动具有很好的伪装效果。
有了性能良好并适于夜间使用的潜望镜,潜艇就容易在潜望深度实施夜间攻击了。可是,美国潜艇直到有了较准确的鱼雷射击自动计算器(tdc),装备了性能良好的雷达。鱼雷的质量已有很大改进之后,才成为一种机动灵活的兵器,才不分昼夜地并且是很有信心地对日本舰船进行袭击。
日本向南侵略的范围越大,它的船只遭到美潜艇袭击的机会就越多。尽管如此,从袭击珍珠港到珊瑚海海战之前,日军舰船受到的损失并不算大。在这期间,盟军潜艇击沉的日本舰船仅有水面舰只3艘没有大于驱逐舰的舰只。潜艇2艘和商船35艘。但是在此之后,美国潜艇掌握了日本海上航运的规律,从而取得了很大战果。
日军把潜艇用于支援舰队作战,这在后世中途岛海战中表现得最为典型。在这次海战中,日军派遣潜艇单独活动,或在规定水域列成艇幕,以侦察美国舰队的行动,并对其进行截击。
当时,日军在珍珠港和中途岛之间配置了两个潜艇侦察艇幕,但日潜艇占领阵位的时间过迟,因而未能发现和截击美国的航空母舰编队。在这次海战中,唯有伊-168号潜艇取得了显著的战果,击沉了“约克城”号航空母舰和“哈曼”号驱逐舰。
部署在中途岛以西近海水域的美国潜艇部队,也未取得什么战果。在双方航空母舰交战时,美“鹦鹉螺”号潜艇向“加贺”号航空母舰发射了一条鱼雷,但未爆炸,它还误认为击沉了“苍龙”号航空母舰。当天夜间,重巡洋舰“最上”号和“三隈”号为了规避“坦波尔”号潜艇而进行机动时相互碰撞。“三隈”号受伤后。航速减低,成为美航空母舰舰载机的突击目标。
一直都重视潜艇发展的中华,在参战后,便有大量的潜艇进入太平洋。中华潜艇的发展还要追溯到一战时,中华拥有的第一艘作战舰艇,不是驱逐舰,而是潜艇。
当年第一次世界大战。陈绍就把中华的第一代潜艇远销德国,也让德国的潜艇部队增添不少光彩。
潜艇的型号和排水量,也走过了三代,不算那些改进型,实实在在的三个档次。从最初几百吨的夏级潜艇,到上千吨的商级潜艇。到现在两千多吨的周级潜艇,还有水下排水量五六千吨的台风攻击核潜艇。
自己发展三代,红警基地直接来一代。最近又有一款潜艇加入潜艇部队,中华海军部门在开始设计建造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时候,就开始在建造第一艘核动力潜艇。经过多年的测试,目前这款潜艇已经接近成熟,也开始在进行大规模生产。
比起美国的潜艇部队。中华的潜艇部队使用时间更久,与德国潜艇部队之间的交流也十分密切,许多广泛应用在德国潜艇部队的战术,中华也能耳熟能详。而且中华的潜艇部队还有自己的一套战术战法。
要知道,当年的英国东方舰队,就是葬身在中华的潜艇部队之下。也是从那时起,中华的潜艇部队才真正的成熟起来。
日本偷袭珍珠港,大西洋海战。这两个二战以来最著名的海上经典战役,暗中也都有中华潜艇部队的影子。
第(2/3)页